从中长期来看,国内供应链金融将必然获得深化发展,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种趋势:
一是中小企业的生存方式越来越依附于供应链,对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背景下的银行来说,必然提出了按照供应链方式进行风险管理和开发中小企业的要求;
二是供应链金融涵盖传统授信业务、贸易融资、电子化金融工具等,具有整合性服务特征,相对传统银行信贷业务来说,风险控制理念相对先进,具有适应市场环境的发展前景;
三是国内产业组织结构中的供应链模式发展趋势迅猛,其发展方向不可逆转,核心企业提高整个供应链价值的需求将日益增强,这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因受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国际国内市场需求总体不足。年以来,我国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在此背景下,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回收周期不断延长,应收账款拖欠和坏账风险明显加大,企业周转资金紧张状况进一步加剧。据估计,截止目前,全国企业的应收账款规模约在20万亿以上。假如用这些应收账款当作银行贷款的潜在抵押品加以充分利用,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市场潜力将十分巨大。据有关机构预测数据显示,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约为11.97万亿元,并且每年约以5%的速度增长,到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可达14.98万亿元左右。
对金融行业的重要意义年以来,各家商业银行受到信贷规模的限制,可以发放的贷款额度十分有限。但银行界空前重视供应链金融业务,纷纷通过承兑,票据、信用证等延期支付工具,既能够增强企业之间的互相信任,也稳定了一批客户。
供应链金融业务不同于传统的银行融资业务,其创新点是抓住大型优质企业稳定的供应链,并且围绕供应链上下游经营规范、资信良好、有稳定销售渠道和回款资金来源的企业,为其进行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均首选大型核心企业为中心,选择资质良好的上下游企业作为融资对象。
目前,商业银行在进行经营战略转型过程中,已纷纷将供应链金融作为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之一。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的生存支柱与利润源泉,几乎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战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了以上作用之外,供应链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价值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供应链金融能够降低商业银行资本消耗。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关规定,贸易融资项下风险权重仅为一般信贷业务的20%。供应链金融涵盖传统授信业务、贸易融资、电子化金融工具等,为银行拓展中间业务增长提供较大空间。
其次是供应链金融实现银企互利共赢。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跳出单个企业的局限,站在产业供应链的全局和高度,向所有成员的企业进行融资安排,通过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来提供授信。
最后是供应链金融比传统业务的利润更丰厚,而且提供了更多强化客户关系的宝贵机会。“通过供应链金融,银行不仅跟单一的企业打交道,还跟整个供应链打交道,掌握的信息比较完整、及时,银行信贷风险也少得多。”在供应链金融这种服务及风险考量模式下,由于银行更北京白癜风专治医院招聘网站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