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一张产业供应链全球网

今年以来,行业里有两大关键词被多次提起,一个是“韧性”,一个则是“安全”。

通俗来说,就是当企业面临巨大冲击时,其供应链仍旧能够转得动、产得出、送得到,能够非常有效的执行、不中断,帮助企业甚至社会扛过危机。

面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保证货能动、能生产起来比一切供应链优化都更重要。以前,我们更多思考如何通过供应链优化去降本增效,但随着整个世界局势的发展,对于大量的企业尤其是像电子、高科技企业来说,韧性与安全比降本增效更加重要。

究竟如何破局?近日,《罗戈网》在“第24届高交会”现场与准时达首席技术官CTO吕台欣交谈时,他直接指出了这其中的关键。他认为,灵活切仓,“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是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但更为关键的是,是要保证“链”上每个环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风险预测能力、供应链感知预警的能力,让我们可以了解到供应链运行的情况,并且提前的采取一些措施,这是任何一个供应链要达到韧性与安全这两个目标非常核心的关键。

不简单的“产业供应链”

谈起“产业供应链”,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听过但又陌生的词。但今年物流供应链行业的头部玩家的战略布局明显发生了变化,方向很明确,都在往产业化延伸,都在纷纷开始从传统的成品配销方式到着力打造产业端的供应链服务。

它与我们常接触的“销地供应链”以成品配销为主的B2C模式(对应的物流服务是快递快运等)不同,“产业供应链”由于涉及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生产出各个零件以及最终产品的上游供应链环节,有大量的协作生产,也因为参与方更多、时效要求更高、原料及零部件的品类更为丰富,且要求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实时协同作业,所以要求的专业度更高。

比如,要生产一台智能手机就需要多个零件,涉及的供应商约多家,而且还分布在不同国家,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即使是一款看上去并不复杂的护肤品,涉及的环节也超过个,一个泵头的缺失,就会导致产品无法生产。

与此同时,它的需求变化速度非常快,以前的很多需求变化是以季度甚至以年为单位,现在是以月甚至以周为单位,如何让供应链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以及风险,都会使得物流企业在做供应链管理的时候,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而且这些不确定性在整个供应链里面从上游一路传导到下游,很容易出现成品缺货或者库存高企,甚至是生产中断等问题。

吕台欣表示,产业供应链是一对多、多对多的,当物流企业走到上游成品的工厂端时,不能仅针对物流某一环节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要通过一体化供应链的能力、自动化数字化能力以及供应链网络化协同的能力,去帮助制造业实现供应链升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从原材料采购端一直通向消费者端的(C2M2C)物流大市场贯通的概念,实现韧性与安全,以及成本、效率、体验的升级。

科技是关键力量

科技能力对于物流供应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价值不仅仅是从生产制造端到消费者端的扩大,更多是向产业化、全球化的方向去给企业转型带来升级。

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使得数字化供应链的升级转型变成了可能,而供应链技术的数字化升级又可以反向给制造业的核心企业进行赋能,做到真正提质增效。

这里看一个例子:某知名手机品牌,希望能通过技术的手段去提升装载率。在我们的过往的思维中是通过算法去对货运车辆进行合理的配载率规则计算,为货物提供自由摆放、角件躲避、货物填充、设定货物摆放缝隙等功能,最大程度节省空间。而现在物流企业的思维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去指导上游生产的包装设计,包括制定合适的纸箱尺寸去解决托盘的最佳箱配载率以及设计最合适的托盘尺寸,让车厢空间能够实现最大化。

当然,回到产业供应链领域来看,它是以制造业为主,本身链条就长,涉及的部门也多,所以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chenglong.com/glwzr/1560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