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
1)并不是所有的细分赛道,都能支撑企业的规模化扩张与高市值。纯第三方物流因受到巨大限制,很难长成巨头企业;
2)物流行业很大,但并不是所有的细分行业都很大;并且上游商流和下游供给的集中度,也严重影响合同物流企业的价值;
3)切准市场只是第一步,玩家需要抓住时机建立运营能力应对未来行业变化。
来源
运联智库(ID:tucmedia),作者
运联研究院聂树军,编辑
小L
年11月30日,合同物流细分赛道玩家三羊马在深交所上市,股价16元起步,并一路拉升,连续16个涨停,成为A股连续涨停天数最多的公司。自深交所介入后,12月22日开始停牌核查,12月29日复牌。期间,三羊马股价虽然有波动,但相比快递、快运上市公司,依然持续坚挺。
合同物流细分赛道真有这么大的魔力?真正的行业现状是怎样的?已上市的玩家,又面临着怎样的现实,后续将步入什么样的发展路径?
1、细分赛道玩家的困惑并不是所有的细分赛道都能支撑企业的规模化扩张与高市值。纯第三方物流因受到巨大限制,很难长成巨头企业。
1.1“上市猛如虎,一路跌入土”
上市是大多数物流公司追求的目标。合同物流细分赛道里,上市的玩家不在少数,特别是几大非常典型的赛道。比如汽车物流赛道,有长久物流、原尚物流;电子物流赛道,有飞力达、华鹏飞等。
然而,上市并不是公司发展的终点,只是站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起点,拿到了在二级市场融资的门票,更容易获得业务发展所需资金而已。
上市的好处很多,但也并不是没有缺点。其中,股价的跌宕起伏,会带来公司市值的大幅上下波动,这一点就足以让多数企业头疼。当然,股价的上涨与下跌与行业基本面分不开,更与企业的经营情况紧密贴合。
盘点合同物流细分赛道中上市公司的历史市值,就会发现,整个历程看起来就是上市之初猛涨,然后一路下跌趋于当下的基本稳定,如今的市值还不如历史峰值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所以与长久、原尚等汽车物流公司业务相比并无特殊之处的三羊马,这只妖股当下涨的有多撒欢,后期大概率跌的就有多惨。
1.2业绩增长乏力,持续疲软
股价与市值的下跌虽然与行业基本面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要归于企业的经营情况。营收增长代表企业的规模发展潜力,利润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
从业务营收的角度看,这些上市的合同物流细分赛道玩家的表现基本都不尽如人意。从近5年来原尚股份、长久物流、飞力达、华鹏飞四家公司的营收变动可看出,除飞力达年营收增长幅度较大外,其他年份和其他三家公司的营收基本呈现稳定或下降状态。也就是说业绩增长乏力,未能突显出细分赛道的优势。
从近5年来,四家公司的净利润变动情况可明显看出,随着营收的波动,利润表现也不好,处于持续下行趋势,甚至已经是负数。特别是飞力达,随着营收的增长,净利润持续降低。年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飞力达却出现了巨亏1.64亿元。虽然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受上游商流影响,但企业自身原因也不可回避。
1.3细分赛道没有纯第三方物流巨头
虽然国内的百亿级合同物流巨头不少,但从属性上来看,没有上游商流背景的纯第三方合同物流企业,规模基本都不大,还远没有达到巨头级别。特别是细分赛道的玩家想要达到巨头级别规模,更是难上加难。
从运联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合同物流强》排名(点击查看)可明显看出,前十名玩家都属于具有特殊资源背景的玩家,要么是国资背景,要么是具有母公司的商流加持。其中,虽有安吉物流、一汽物流、东风物流、日日顺供应链、准时达供应链、安得智联等细分赛道玩家,但他们都不属于纯第三方物流,背后都有母公司业务导入。
在细分赛道中,最顶层的订单也基本都把持在这些拥有资源的巨头级合同物流玩家手中。没有资源背景的纯第三方玩家,其所接的订单基本都来自这些头部玩家的分单。特别是像汽车、电子、家电等市场比较集中的赛道,基本逃脱不掉这个流程。上游巨头是不可能将所有订单都给一家企业来做的,也更不可能培育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细分赛道中的纯第三方合同物流玩家很难做大做强。
2、细分赛道的上下游集中程度决定合同物流企业的行业地位物流行业很大,但并不是所有的细分行业都很大。并且,上游商流和下游供给的集中度,也严重影响合同物流企业的价值。
2.1市场其实不大,细分赛道太窄
物流行业很大,大到分不清具体包含了多少细分市场。也因此,许多物流人有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常常会认为自己做的市场很大,不是个万亿市场起码也是个大几千亿的市场。而事实并非如此。市场的大小虽然不能直接统计得出,但可经过测算验证得出相对模糊的结论。
例如,好多人认为汽车物流是个大市场,有亿规模,但事实上可能并没有那么大。汽车物流主要包含汽车零部件物流和整车运输物流,其中,主要是汽车生产过程中的零部件入厂物流和销售中的整车运输物流。
年,全国汽车销量达.1万辆。据相关汽车物流企业营收数据可计算得出,平均一台整车运输费用约为元,则全国整车运输市场约为亿元。而零部件入厂物流可采用汽车生产企业生产车辆数和物流费用计算得出,约为亿元。因此,新车的生产与销售物流市场规模约为亿元。再加上市场上流动的在用车运输,和销售短驳物流及体系内的零部件销售物流,汽车物流市场整体应该超过亿元。
由此可见,国内汽车物流规模并没有相传的亿元那么大。这就给上市的汽车物流细分赛道玩家的发展前景套上了枷锁。同理,其他细分市场的规模可能也没有当前所说的那么大。
2.2上游商流下滑,货源危机加重
除了市场规模本身没有那么大以外,细分赛道的玩家还要面对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受上游商流市场萎缩的影响,物流市场规模在持续缩小。比如,汽车销量年达到顶峰后,已经连续下降3年。家电市场亦是如此,在年后销量转入持续下行趋势。上游货源的减少,势必会影响细分赛道物流玩家的发展。
虽然市场整体萎缩,但依旧是个大市场,只要企业的客户结构足够多元化,也可以减轻市场下行带来的压力。然而,合同物流行业中往往都是以大客户为主的模式,特别是汽车、电子、家电等细分赛道,严重依赖大客户订单已经是普遍现象了。
从几家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中可明显看出,原尚股份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高达62%以上,长久物流前五大客户营收也高达近53%。这充分说明,汽车物流赛道的客户高集中度现象。
上游市场萎缩,客户又以严重的大客户绑定模式,行业基本面不好的情况下,自然严重影响物流玩家的股价与市值。
2.3下游运力过于集中,资源配置价值难以发挥
除了上游的影响外,合同物流细分赛道的下游往往也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运力集中就是典型现象之一。
例如家电物流行业中,主要为轻泡货,平均重泡比在1:8以上。为了实现运输成本最低,采用单车载方量方以上的超级大板车是行业运力的主流选择。然而,拥有正常上路特殊资质的大板车数量有限,都集中在少数供应商手中,这导致市场上并没有更多的优质运力资源选择。
与家电物流相似,汽车的整车物流运输车辆也是专用车辆,总量有限,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组织化,合同物流玩家的议价能力处于弱势地位。
更为集中的运力,则是多式联运领域中的铁路运力,基本被相关国企把控,属于绝对的封闭资源,普通物流玩家只能单向采购。在没有分散的底层运力资源选择的情况下,合同物流资源配置管理的核心价值就很难发挥出来,自己的价值自然也就很难提高。所以,三羊马以中铁特货为绝对干线运力的运营模式,其运营风险自然极高,二级市场能给出这么高的市盈率也是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3、细分赛道玩家更要注重底层能力建设切准市场只是第一步,玩家需要抓住时机建立运营能力,以应对未来行业变化。
3.1选准细分赛道只是第一步
找准细分赛道的玩家在没有上市前,特别是头部玩家,基本都会被投资人推崇。但上市后就会发现,二级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