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青春middot毕业生专访尹梓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编者按·

“乘风好去”源自辛弃疾《太常引》中的“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其意为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

本期“正青春·毕业生专访”带你走近港中大(深圳)届本科毕业生尹梓芊,与你分享她在大学学习、书院生活和海外求学期间的经历和点滴感悟。

尹梓芊

级经管学院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专业

学勤书院

高中毕业于广东省东莞中学

毕业后将担任华为智能制造与精密制造研发工程师

导语

如果要用几个关键词形容自己,尹梓芊的答案是计划与准备、开放与内省。虽说在偏向于管理类的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专业,尹梓芊凭着自己对供应链的理解,不断丰富自己数据分析建模的理工类技能,最后成功成为华为的制造研发工程师。大学期间,尹梓芊通过丰富的交流交换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尹梓芊不断内省,也越来越了解自己。

计划与准备

为什么修读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专业的她会成为一名华为制造部的研发工程师呢?尹梓芊从专业和岗位两个角度解释了很多人一看到她的简历就会提出的问题。

级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确实偏向于管理类,从级才开始增加量化相关课程。早在一开始选专业的时候她就认为,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最优化的过程:通过建立不同模型,求出最低成本,最佳库存水平和物流路线,最短交付周期等,将合适的产品从原材料层层传递给最终的消费者。不仅要保证供应链中的三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高效通畅,同时还要进行风险管理。比如这次疫情对公司乃至全球的供应链管理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所以,她认为数据分析建模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技能。

年11月

尹梓芊参加环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项目结业晚宴

为了顺利“转型”,尹梓芊早在大二就开始排兵步阵。除了在港中大(深圳)的课程中接触到一些数据处理工具(比如SPSS),她在交流交换的时候也主动修读编程和数据分析的相关课程。她曾在暑假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读编程语言Python和Scheme、数据库管理语言MySQL;在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又进一步学习如何用R语言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回归分析预测与最优化;用Tableau进行数据可视化处理(数据可视化)的课。但俗话说用进废退,除了不断吸取新知识,在平时的小组项目中她也积极揽下数据处理的任务以此不断实践课上知识。因此,经历了学习与实践的不断循环往复后,虽然身处管理类专业,尹梓芊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处理经验和技能,为之后的实习与就业申请打下坚实的硬实力基础。

尹梓芊的实习岗位属于制造部,是大类供应链的下级部门,更贴近一线生产,工作内容是与生产计划与调度相关的效率优化项目。作为当时制造部一众暑期实习生中仅有的两位本科之一,尹梓芊的导师在实习的第一天就告诉她:“你在简历上列举的数据分析技能非常吸引我们。”除了要快速熟悉新产品的特性,项目所要搭建的自动排产模型实际要求的算法编写能力其实远高于她的课堂所学。对此她说:“那就边做边学,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不断debug中愈挫愈勇。”后来在申请实习转正的途中,公司突然新增了机考这一环节,她还临时在慕课(MOOC)自学了工业工程的相关课程,“晚上加班后才有时间看视频和课件,幸好有公司丰富又好吃的免费宵夜丰富陪伴哈哈。”经历了三个月的实习观察,她认为华为的特点是比较看重员工的学习能力,专业匹配程度是其次,甚至有应届生被随机分岗的“传统”,比如学C语言的被分配到写Java语言的项目组里。实习转正考核时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chenglong.com/glwkb/1493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