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第三方物流整合对供应链绩效的

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 http://www.wxlianghong.com/

第三方物流整合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

作者:罗 恒 王莉芳来源:管理学报1背景介绍

商务部等8部门指出,“要创新发展流通供应链,构建流通与生产深度融合的应链协同平台”。在此背景下,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供应链整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其中关于第三方物流整合与供应链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仍较少。

西方国家关于第三方物流整合对供应链绩效作用路径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更为成熟,但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中国是一个集体主义氛围浓厚的社会,第三方物流整合活动更容易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和物流外包企业之间强化这一氛围,促进整合网络成员间集体意识的形成,进而影响第三方物流整合效果。整BAGOZZI,KOH等人分析,本研究拟以第三方物流整合为研究对象,将集体意识引入第三方物流整合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研究中,旨在揭示在中国集体主义氛围浓厚的环境下,集体意识起到的关键作用。

2模型与假设研究

本研究所构建的概念模型见图1。由图1可知,第三方物流整合与集体意识和供应链绩效间的关系紧密集体,根据相关研究课将意识划分为成员感知、互相影响和参与热情3个维度。

图1概念模型

根据以上概念模型,本文一共提出八个假设。

从第三方物流整合与供应链绩效方面提出1个假设:

假设1第三方物流整合对供应链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

从第三方物流整合与集体意识方面提出3个假设:

假设2 第三方物流整合对成员感知有正向促进作用。

假设3第三方物流整合对互相影响有正向促进作用。

假设4 第三方物流整合对参与热情有正向促进作用。

从集体意识与供应链绩效方面提出3个假设:

假设5成员感知对供应链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

假设6互相影响对供应链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

假设7参与热情对供应链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

从集体意识的中介作用方面提出一个假设:

假设8集体意识在第三方整合与供应链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3

研究设计

3.1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主要对中国大陆地区物流外包企业进行调研,利用网络平台有针对性地发布调查问卷,历时8个月,共发放问卷份,回收问卷后剔除掉无效问卷总共得到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55.8%。被调查对象主要分布在制造类企业、零售企业、外贸进出口行业等。

3.2测度量表

为了保证所使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所使用量表大部分为国内外学者在相关研究。

已经开发和验证了的成熟量表,部分根据本研究内容进行了适度修改。主要涉及第三方物流整合、集体意识、供应链绩效3个部分。采用Likert7级量表,1表示对此非常不认可,7表示对此非常认可。

4实证研究

4.1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可得各题项的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样本观察变量的偏度系数大于3,峰度系数大于8则可能偏离正态分布,而本研究各变量的偏度系数均小于3,峰度系数均小于8,因此说明样本数据符合正态分布。

4.2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α系数来衡量问卷信度的大小,α系数越大越好。测度量表及信度分析结果见表1。

表1测度量表及信息分析结果

由表1可知,5个变量的信度均在0.7以上,因此说明问卷信度较好。

本研究采用SPSS26.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对量表进行相关矩阵的Bartlett球形检验,得到到χ=.,p<0.,KMO=0.,说明适合于进行因子分析。

同时采用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以特征根大于1为标准来截取因子。对29个项目进行因子抽取后,最终提取5个因子,5个因子累积解释总变异的63.%,可以解释大部分的方差。从旋转后的成分矩阵①可知,提取的5个因子中,第一个因子代表第三方物流整合,因子载荷的范围在0.~0.之间;第二个因子代表供应链绩效,因子载荷的范围在0.~0.之间;第三个因子代表参与热情,因子载荷的范围在0.~0.之间;第四个因子代表成员感知,因子载荷的范围在0.~0..之间;第五个因子代表互相影响,因子载荷的范围在0.~0.之间。在集体意识量表的3个因子中,因子载荷均在0.5以上,因子负荷量较好,且与问卷结构的理论设想相一致。本研究更进一步对样本进行效度检验,收敛效度结果见表2。

表2收敛效度表

由表2可知。第三方物流整合、成员感知、互相影响、参与热情、供应链绩效的因子载荷均在0.5以上,CR值均在0.7以上,AVE值均在0.5以上,因此本问卷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区别效度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第三方物流整合,成员感知,互相影响,参与热情,供应链绩效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各个变量的AVE平方根均要大于其所对应的相关系数,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表3区别效度表

此外,本研究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对共同方法变异进行检验。把所有题项同时放到一个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在未旋转的因素分析结果中,第一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38.%,低于40%,因此共同方法偏差对本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大。

4.3假设检验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实证研究十分适合。本研究采用的是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且通过验证模型拟合情况,χ/df=1.,RSMEA=0.,GFI=0.,AGF=0.,NFI=0.,TLI=0.,CFI=0.IFI=0.,大部分拟合指标均达到标准,因此说明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

路径分析结果见4。由表4可知,第三方物流整合对供应链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P0.01),假设1成立。第三方物流整合对成员感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P0.),假设2成立。第三方物流整合对互相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P0.),假设3成立。第三方物流整合对参与热情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P0.),假设4成立。成员感知对供应链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P0.),假设5成立。互相影响对供应链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P0.),假设6成立。参与热情对供应链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P0.),假设7成立。

表4路径分析表

本研究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估计具体中介效应的显著性,其中Bootstrap次数为。由表5可知,中介效应的大小为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0.92%,假设8成立。

表5中介分析效应表

4.4讨论

第三方物流整合活动能否形成集体意识,又怎样影响供应链整合效果?本研究结果为第三方物流整合影响供应链绩效的作用路径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具体讨论如下:

(1)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第三方物流整合对供应链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β=0.,P0.01。这一研究结论也意味着,作为一种特殊的供应链整合类型,第三方物流整合同样是实现供应链绩效提升的重要途径。

(2)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第三方物流整合对集体意识的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其中又分为对集体意识3个维度的促进作用,即成员感知β=0.,P0.01,互相影响β=0.,P0.,参与热情β=0.,P0.。

(3)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集体意识对供应链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成员感知对供应链绩效β=0.P0.,互相影响对供应链绩效β=0.,P0.,参与热情对供应链绩效β=0.P0.,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5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以第三方物流整合为研究对象,将集体意识作为中介变量,为第三方物流整合与供应链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发现:第三方物流对集体意识的形成及供应链绩效提升都具有促进作用,而集体意识同样能够提升供应链绩效,同时在第三方物流整合与供应链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过去企业常常将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排除在供应链整合的范围之外,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上说明了第三方物流整合对供应链绩效提升的重要性。从物流外包企业视角出发,应当摒弃将第三方物流视为附属的传统思维,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打造包含信息交换、需求预测等方面在内的共享平台,让各项优势资源充分流动。从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视角出发,应当主动融入物流外包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中,保障第三方物流整合的现实基础,从而实现供应链整体价值追求。

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对于第三方物流整合→集体意识→供应链绩效中的动态性欠缺考虑;②对物流外包企业供应链上其他单位、物流外包企业的客户未进行调研;③对企业规模、所处地区等因素的影响缺乏考虑。

《管理学报》

文章来源

邓靖蒋玉南高一申苗思梦

文章解读

邓靖蒋玉南高一申苗思梦

排版

朱小春覃丹

审审核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ngchenglong.com/glwzr/1520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