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立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1)对于制造商/买主
降低成本(降低合同成本)、实现数量折扣和稳定而有竞争力的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改善时间管理、缩短交货提前期和提高可靠性、优化面向工艺的企业规划、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控制。
(2)对于供应商/卖主
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对用户需求更好地了解/理解、提高运作质量、提高零部件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买主交货期改变的反应速度和柔性、获得更高的(比非战略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利润。
(3)对于双方
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开发,实现相互之间的工艺集成、技术和物理集成、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降低机会主义影响和投机几率、增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订单、生产、运输上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减少管理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
1、根据合作伙伴在供应链中的增值作用和其竞争实力,把合作伙伴分为两个层次:重要合作伙伴和次要合作伙伴。
重要合作伙伴是少而精的、与企业关系密切的合作伙伴
次要合作伙伴是相对多的、与企业关系不很密切的合作伙伴。
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变化主要影响重要合作伙伴,而对次要合作伙伴的影响较小。
2、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
在选择供应商时,一般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价格、质量、可靠性、售后服务、地理位置、财务状况、技术能力等,其中供应商的交货提前期、产品质量、交货可靠度和产品价格这四个因素是选择供应商的最关键因素。
(1)交货提前期:是指企业发出订单到收到订货之间的时间。对于需求方来说,交货提前期越短越好。供应商缩短交货提前期既可以减少需求方的库存水平,又能提高企业对其需求方的反应速度,从而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客户满意度。
(2)产品质量:是指供应商的产品满足企业需求的程度,在这里是指合格产品占总产品的比重,该指标值越大越好。
(3)交货可靠性:是指供应商及时满足企业订单的程度,用及时交货的订单数占总订单数的比例或及时交货的产品数占订货总产品数的比例来表示,该指标值越大越好。交货可靠度和交货提前期是影响供应链敏捷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4)产品价格:是指企业采购的每一单位产品的价格。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中,产品价格不再是选择供应商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但仍是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因素。
(5)合作伙伴综合评价、选择的步骤
步骤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需求、必要性)
步骤2:确立合作伙伴选择目标
步骤3:制定合作伙伴评价标准
步骤4:成立评价小组
步骤5:合作伙伴参与
步骤6:评价合作伙伴
步骤7: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
山能商务
生活美好场景搭建商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