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如何既顺“势”,看清趋势,又讲“理”,遵循规律?当前,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而“中国制造”本质上意味着在中国诞生或再创新的所有产业形态。
本期,我们聚焦零售业态。
分享人
九鼎投资消费投资一部董事总经理陈望
这个夏天,“榴莲千层”引发了一场“战局”。
8月初,有用户称盒马X会员区中一款榴莲千层价格突降至99元,山姆以降价方式反击。随后,盒马上线了“移山价”,其中不乏瑞士卷、麻薯面包等山姆的热销单品。同时,美团买菜也推出特价促销活动,并在活动页面上打出“拔河价”标签,三家零售平台陷入“混战”。这场价格战背后,是仓储会员店间的竞争,也是不同零售业态间的比拼。零售业态: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商品零售经营者对相应要素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根据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等,可以分为便利店、超市、购物中心、专业店、网络零售等17种业态(中国国家标准)。
哈佛大学商学院零售专家麦克内尔曾在年提出“零售轮转理论假说”,认为零售组织变革总是具有周期性,有着像旋转车轮一样的发展趋势:新的零售组织往往以低毛利、低成本、低价格进入市场。当它取得成功时,必然引发模仿与竞争。而激烈的竞争又促使其采取价格之外的竞争策略,如增加服务等。由此,费用支出增加,使其转化为高费用、高毛利、高价格的零售组织。与此同时,又有新的革新者以更低成本、更低毛利的零售组织姿态进入市场,车轮重新转动。回看中国零售三十年,主流业态历经更迭。无论是当下大热的仓储会员店、折扣店,还是此前,从百货、商超、购物中心、电商、便利店,到线上化对零售组织的全方位渗透…不同形态的零售组织变革都遵循了这一趋势。自年以来,九鼎投资曾围绕购物中心、便利超市、零售专门店等业态,投资了华南地区的购物中心运营商皇庭国际(),西南地区便利超市龙头企业红旗连锁(),装饰建材家居连锁居然之家()、富森美(),卤味品牌绝味食品()、水果连锁鲜丰水果等企业。我们发现,零售业态的更迭背后,都是对体验和效率的提升。新的零售组织不断通过高性价比、差异化的商品,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体验,同时以精细化的供应链及运营将成本做到最低。今天,中国消费市场正在进入“韧性时代”,增长日趋理性。我们尝试梳理十余年来在零售业态变迁过程中的投资经历,提炼业态更迭背后不变的本质。在新一轮消费周期轮动、消费投资系统性遇冷的当下,九鼎投资仍然相信,中国的消费基础颇具韧性,品类和渠道的升级中依然存在机会,而行业遇冷反而为投资留出空间。1.零售的本质是成本敏感,毛利敏感,性价比敏感;核心是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运营效率,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性价比商品)。
2.新周期下,消费更为理性,但消费升级趋势仍然存在,消费升级与注重性价比并不矛盾。更